曉紅留隐映,新綠上扶疏。
古人春遊之樂中的“曉紅”,是拂曉的陽光,是生命蘇醒那一刻的安然美好。
而對于名字中“自帶陽光”的中國工程院院士、金年会黨委書記陳曉紅來說,這個名詞代表着破雲而出的隻争朝夕,代表着自我燃燒的帶光前行。
或許正應了那句話,當一個人使勁踮起腳尖靠近太陽時,全世界都擋不住她的陽光。
翻開陳曉紅的履曆:16歲上大學,28歲破格晉升為副教授,31歲破格晉升為教授,36歲成為博士生導師,2005年獲國家科技進步獎二等獎,2008年當選“改革開放30年湖南傑出貢獻人物”,2017年當選中國工程院院士,2020年,由她牽頭的中部地區首個國家基礎科學中心正式獲批,連續多年入選全球高被引科學家和全球前2%頂尖科學家榜單……
30餘年奮戰在科研一線,陳曉紅早已憑實力和實績成為決策理論與決策支持系統、智慧資源能源環境管理、數據智能與智慧社會等領域的知名專家。如今,她仍在瞄準國家需求的痛點難點問題展開研究,為我國加快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奮鬥不止。
“懷抱家國情懷和偉大夢想,讓生命的價值在奮鬥和奉獻中綻放。”這是陳曉紅的初心,也是她的堅守。
飒!做科研,一勤天下無難事
工作中的陳曉紅,很飒。她的飒,是“舉步生風”的飒,是“追風趕月”的飒。
走路帶風,是陳曉紅念初中時養成的習慣。“從學校到家,每天要來回四趟,走一趟要半個小時,我就想走快一點,得擠出更多時間學習。”說話語速也很快的她坦言,這讓她形成了風風火火的個性。
思維敏捷、視野開闊、前瞻判斷,是陳曉紅在學術研究上的标簽。縱觀她的學術研究,從關注中小企業融資,到研制出我國首個具有自主知識産權的智能決策軟件開發平台,構建全國第一個指導兩型社會和綠色發展的标準體系,在全國較早提出區塊鍊健康有序發展的政策建議,再到今年全國兩會提交的“加快推進元宇宙市場穩健發展,做強做優做大我國數字經濟”等8份與數字經濟、智慧社會治理領域相關的政協提案,無一不在國内外學術界産生重要影響。
“既有信息科學和管理科學的交叉背景,又有長期深入的企業調研積累,還有在長株潭兩型試驗區任職時的改革實踐經驗,這些都讓陳老師對社會需求和科技發展走向有很強的預見性。”在金年会前沿交叉學院梁偉老師看來,導師見微知著的前瞻性戰略眼光和她自身的豐富閱曆緊密相關。
成功固然需要閱曆,但其底色則是陳曉紅從未停止的刻苦勤奮。
“如果能用一天的時間做兩天的事,就是多活了一輩子。”這是陳曉紅挂在嘴邊的話,她認為“一勤天下無難事”。
在日本留學期間,她每天的學習、工作時間都在14小時以上,白天上班就帶上幾個面包,晚上就煮一碗面條對付;為了獲取第一手調研數據,多年奔波于地處偏遠的企業,哪怕是轉兩趟火車再坐七八個小時汽車;生完孩子7天後就開始工作;沒有休假概念,大年三十還在開視頻會……“不是天資聰穎,而是天道酬勤”,陳曉紅如是定義自己成功的秘訣。
“這些在外人看來的辛苦付出,在她眼裡隻有樂在其中的滿足,她一直在用熱愛‘燃燒自己’,照亮前路。”陳曉紅助手胡維感慨道。
“為天地立心,為生民立命”的使命意識是陳曉紅“燃燒”自己的動力。
2020年春節期間,陳曉紅組織團隊開始就抗擊新冠疫情展開研究,并在大年初三就向有關部門提交《應用手機大數據,打赢人民防疫戰争》等9份建議。近年來,面對企業間信息安全等問題的關鍵痛點,陳曉紅團隊構建了面向智慧社會的泛應用數字底座;面對我國加快培育數據要素市場的需求,提出要加快拼搶數字經濟全球話語權,并提出建議。“要從經濟社會發展和國家安全面臨的實際問題中凝練科學問題,把論文寫在祖國大地上。”不管是過去還是現在,陳曉紅始終沿着經世緻用的科研道路不斷前行。
燃!為師者,嘉言懿行育桃李
“同學們,希望你們深懷着愛國的情懷,内心充滿正義、無畏和同情,像戰士一樣出發,走向無限可能的未來!”
“必須讓勤勞奮鬥成為一種習慣,努力到無能為力,拼搏到感動自己!”
“希望你們靠學習積蓄向上的功力,靠鍛煉夯實向下的根基,向下紮根、向上生長,用更大的格局,擁抱更廣闊的世界!”
在年輕的學子眼中,“曉紅姐”很燃,“每一句話都踏在了我們的鼓點上,點燃了我們的熊熊鬥志!”
比起金句頻出,“曉紅姐”的“行動派”更成為師生們學習的榜樣。
“一切為了學生,為了一切學生,為了學生的一切”,這是陳曉紅的育人理念。在校園裡建成10個書院,讓校園人文環境和學習氛圍更濃郁;新建健身房、網球場等運動場館,讓師生們強身健體的去處更豐富;還有網紅奶茶、咖啡、便利店入駐校園,讓師生們生活更幸福。
“曉紅姐就像我們的家長,學校就像我們的家,真是幸福感爆棚!”年輕學子們的喜悅溢于言表。
無論多忙,學生的問題陳曉紅一定認真解答,出差途中都要利用手機和網絡開展研讨,指導學生。在學術例會上,她會要求團隊師生看一定數量的最新、最好的文獻和經典著作,還會給大家分享自己的書單,讓大家分享體會感想和思路,并提出質疑進行讨論。
“又愛又緊張。”陳曉紅的一位學生表示,老師非常嚴格,要求沒有進行過實地調研的論文不寫,不能解決現實問題的課題不做,“有時候她一個問題接一個問題抛出來,要是沒有紮實的調研和數據,真心接不住。”
正所謂嚴師出高徒,陳曉紅培養的學生中有13人成為長江學者、優青、青年拔尖人才和教育部新世紀人才,20餘人已晉升為教授、博導。
善!做公益,博施濟衆顯大愛
在很多大山裡的孩子心中,陳曉紅阿姨是親切的,善良的。
2021年9月16日,第十五屆“陳文修鄧淑琦獎教獎學金”頒獎儀式在江西永新龍門鎮中心小學舉行。在這個以陳曉紅父母命名的獎學金中,飽含的是陳曉紅一家情系桑梓、扶危助困的溫暖大愛。
陳曉紅自小就以父親為榜樣。父親從2006年開始捐款給家鄉改造教學樓,設立獎教學金,這個接力棒于2011年交到了陳曉紅手中。這一接,便是11年。
陳文修先生過世時,沒有給家裡留下一分錢,而是全部捐給了公益事業,留給家人的是一箱家書。“這是父親留給我們最好的财富,常懷感恩之心,幫助他人,回報社會,既是父親的言傳身教,也是我們的責任所向。”
除了父女的愛心接力,“陳曉紅院士愛心基金”“陳曉紅院士扶貧專項獎勵基金”也陸續設立,多年來,陳曉紅捐資助學已逾百萬元。
“有不少孩子寫信來謝謝曉紅阿姨,她特别滿足。”胡維說陳曉紅的善良是刻在基因裡的,“一次,她看到報紙上報道了一個孩子重病急需住院治療費用,就立刻捐了5000元送到醫院,也不留名。”
2020年2月,正是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吃緊時,陳曉紅通過各種渠道,緊急從國外采購1000餘件專業級醫用防護物資,分批定向捐贈給了中南大學湘雅醫院。“不做精緻的利己主義者和冷漠的自我主義者”,要靠“品行走遍天下”。這是陳曉紅對學生提出的要求,也是她一以貫之的處事原則。
真善無言,大愛無聲,也正是在陳曉紅的影響和引導下,“孝愛大使”肖霞、“湖南好人”徐守寶等一大批優秀學生不斷湧現出來。
美!享生活,案牍之外撷芬芳
生活中的陳曉紅,是美麗而富有生活情趣的。
每年的三八婦女節,陳曉紅會給身邊的女性老師送口紅等小禮物,在她看來,人可以不富有,但必須要有精氣神,有學養出來的美。
工作中,陳曉紅常常身着幹練氣質的西裝,其中,不乏粉色等色彩鮮亮的款式。能把青春洋溢的鮮嫩和成熟的優雅穩重完美融合,很大程度歸因于陳曉紅自信的氣質和氣場。“我們誇她穿得漂亮,她會非常開心,我們穿了好看的衣服,她也會由衷地贊美。”胡維笑稱,在她身邊待久了的女性,都會變得美麗起來。
陳曉紅的美,是健康的美。乒乓球、網球都是她的長項,工作之餘,來兩局球不僅可以鍛煉身體,還可以放松心情,緩解工作壓力。
陳曉紅的美,是浪漫的美。工作再忙,她也會抽出時間享受生活,比如為家人精心準備一桌可口的飯菜,或者去聽音樂會,“努力工作和認真生活并不矛盾”。
不得不說,生活是有些偏愛陳曉紅的。一次,一個國外交響樂團在梅溪湖大劇院表演,臨近尾聲,樂隊指揮把坐在前排,陶醉地閉眼跟着節奏打拍子的陳曉紅請上台進行互動。隻見一身咖色皮風衣的她潇灑登台,無比自信地“指揮”起了樂隊。這下把台上台下的人都驚呆了——太專業了!而陳曉紅并沒學過指揮,隻是憑着“我的舞台我做主”的感覺“出手”。指揮可能也不知道,他請的這位美麗的東方女士是一位中國工程院院士,專業是科研,而不是音樂。
“隻要找準定位,堅持去做一件事情,就一定會獲得成功。”陳曉紅談到女性科技工作者時說,時間都是有限的,作為女性,事業上成功,更要學會“彈鋼琴”,各個方面都要協調處理好,提高效率。
心裡藏着夢想,心底存着善良,臉上洋溢自信,知識豐盈大腦,骨氣融進血液,堅強刻進生命,微笑挂在嘴角——這是陳曉紅對學生的寄語,也是她自身的寫照,或許也可以送給更多希望“帶光而行”的人。(文/雷蕾)
鍊接:https://mp.weixin.qq.com/s/lfXNpA7W_zDOa2AKF9wGmQ